<pre id="xzx97"></pre>
<noframes id="xzx97"><ruby id="xzx97"></ruby>
名醫訪談
別讓你的骨頭越治越“松”
本期嘉賓: 張惠平
擅長:頸、胸、腰椎等脊柱疾患、關節疾病、創傷骨折、骨壞死等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尤其是頸椎病、頸椎管狹窄癥、腰椎管狹窄癥、腰椎間盤突出癥、脊柱外傷等疾病的外科手術治療及關節置換積累了豐富… 詳情
306期
本期看點骨質疏松癥是國際衛生組織公布的21世紀危害人類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也是中老年最常見的骨骼疾病,極大威脅著老年人群的健康,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估計有2.12億。且逐年增加。為此尋醫問藥專家訪談,特邀邯鄲市中醫院骨科張惠平主任醫師,為廣大網友介紹骨質疏松癥的診療知識,提醒廣大網友要正確的認識并治療骨質疏松癥,不要你的骨頭越治越“松”。
骨質疏松癥主要分為三大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繼發性骨質疏松癥和特發性骨質疏松癥。
尋醫問藥網:對于“骨質疏松”人們并不陌生,但是具體的骨質疏松癥是怎么回事很多人卻并不理解,您能簡單講解下嗎?
張惠平:

骨質疏松癥主要分為三大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繼發性骨質疏松癥和特發性骨質疏松癥。其中以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最為多見,又可分為兩類:女性的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和 70 歲以后的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女性在七十歲后的骨質疏松癥也歸到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一類中。
    絕經后骨質疏松與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發生與骨骼的退行性變、維生素 D 的缺乏和代謝障礙有關。
    引起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的原因很多,包括甲狀旁腺、甲狀腺和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等疾病,抗腫瘤藥、糖皮質激素等藥物的使用,還有制動、失重等因素。
    特發性骨質疏松癥比較少見,主要見于兒童和年輕人,與遺傳和基因有關。

骨質疏松癥及骨質疏松骨折是嚴重影響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
尋醫問藥網:骨質疏松患者上下樓梯時或者清晨出門買菜經常感到腰背疼痛,除此之外骨質疏松癥具體的表現還有哪些?
張惠平:

1.疼痛。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
    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后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后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癥。若壓迫脊髓、馬尾還中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后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松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每人有24節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約2cm左右,老年人骨質疏松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cm。
    3.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它不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經濟負責,并嚴重限制患者活動,甚至縮短壽命。據我國統計,老年人骨折發生率為6.3%-24.4,尤以高齡(80歲以上)女性老人為甚。骨質疏松癥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橈骨遠端骨折多見,老年期以后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見。脊椎壓縮性骨折約20%-50%的病人無明顯癥狀。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后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肺氣腫發生率增加。老年人多數有不同程度肺氣腫,肺功能隨著增齡而下降,若再加骨質疏松癥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
    一旦癥狀產生,造成體型改變,對愛美的人是一項打擊,加上疼痛、行動不便、骨折手術的醫療支付等,對個人、家庭及社會更是極大的負擔。目前醫學界還未有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幫助已疏松的骨骼恢復原狀,因此,預防保健很重要。

尋醫問藥網:我國髖部骨折發生率不斷升高是否和患者對骨質疏松癥的認知度不夠有一定關系呢?
張惠平:

骨質疏松癥及骨質疏松骨折是嚴重影響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成為老齡化社會需面對的公共健康問題。但目前我國民眾對骨質疏松癥的認知水平還很低。
調查發現,骨質疏松發病率是就診率的900倍,有75%患骨質疏松癥的絕經后婦女沒有得到治療,超過半數的人選擇用補鈣來治療。不規范的治療問題讓廣大“骨松”患者的骨頭越治越“松”。
    之所以對骨質疏松癥不甚了解,是因為骨質疏松癥早期癥狀并不明顯,而且只有通過相關檢測才能明確診斷,所以民眾對于骨質疏松癥的了解和認知比較少;甚至有部分醫生,對骨質疏松癥的診斷和防治也不是非常熟悉。

尋醫問藥網:既然骨質疏松癥早期癥狀不能給我們發出“預警”,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手段診斷出骨質疏松癥呢?
張惠平:

通常診斷骨質疏松可以有以下兩個方法:1.專業診斷:依靠骨密度檢測及既往有脆性骨折史。其中,雙能X線骨密度檢查是診斷骨質疏松癥的金標準。
    2.自我測試:為幫助人們判斷自己是否是骨質疏松的潛在患者。目前有兩個工具可以用于骨質疏松癥的自我篩查,一個是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IOF)的“骨質疏松癥風險一分鐘測試題”,共有十道題目:
    1.您的父母有沒有輕微碰撞或跌倒就會發生髖骨骨折的情況?
    2.您是否曾經因為輕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會傷到自己的骨骼?
    3.您經常連續 3 個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強的松”等激素類藥品嗎?
    4.您的身高是否降低了三厘米(或者超過 1 英寸)? 
    5.經常過度飲酒嗎?(超過安全限度)
    6. 每天您吸煙超過 20 支嗎? 
    7.您經;剂〖哺篂a嗎?(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腸炎而引起)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 45 歲之前就絕經了? 
    9.您曾經有過連續 12 個月以上沒有月經(除了懷孕期間)?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陽萎或者缺乏性欲這些癥狀? 
    只要其中有一題回答結果為“是”,即為陽性。
    另一個是亞洲人骨質疏松癥的自我篩查工具(OSTA),通過計算 OSTA 指數,即(體重 kg- 年齡)×0.2,來測定患骨質疏松癥的風險級別。OSTA 指數大于 -1 為低風險,處于 -1 與 -4 之間為中等風險,小于 -4 為高風險。

                    

                                      自我篩查工具(OSTA)

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方案均須以鈣和維生素 D 的充足攝入作為基礎措施。
尋醫問藥網:明確骨質疏松的診斷后,您提到單純的補鈣是不夠的,患者還要接受哪些治療?
張惠平:

各種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方案均須以鈣和維生素 D 的充足攝入作為基礎措施。
    主要有如下幾個要點:
    1.合理使用鈣劑
    鈣需要量為 800-1200 mg,骨折后補鈣劑量應酌情適當加量。建議分多次服用。
    2.推薦活性維生素 D 3
    建議用法為 0.25-0.5 μg/d,不僅能夠增進腸鈣吸收,促進骨形成和骨礦化,而且有助于增強肌力,提高神經肌肉協調性,防止跌倒傾向。
    注意定期監測血鈣或尿鈣。
    3.降鈣素
    如鮭魚降鈣素皮下或肌內注射 50 IU/d,鼻噴劑 200IU/d。能夠提高骨密度、改善骨質量、增強骨的生物力學性能、降低椎體骨質疏松骨折發生率,還有止痛作用。
    但少數患者可有面部潮紅、惡心等不良反應,其中多數患者癥狀可在數小時內自行緩解,有明顯藥物過敏史者禁用。
    4.雙膦酸鹽
    如阿侖膦酸鈉、利塞膦酸鈉、唑來膦酸鈉等,可提高腰椎和髖部骨密度,降低骨折風險及再骨折發生率。阿侖膦酸鈉有口服 70 mg/w 和 10 mg/d 兩種用法,應在當日首次就餐前 30 min 以一杯白開水送服,礦泉水不可用。
    為減低藥物對胃與食管的刺激,服藥后至少 30 分鐘內避免躺臥。雙膦酸鹽類藥物主要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5.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s)
如雷洛昔芬 60 mg/d,服藥時間不受飲食影響。在提高骨密度、降低絕經后骨質疏松骨折發生率方面有良好療效。
    少數患者服藥期間會出現潮熱和下肢痙攣癥狀,潮熱癥狀嚴重的圍絕經期婦女不宜使用,有靜脈栓塞病史及血栓傾向者(如長期臥床、久坐)禁用。
    6.鍶鹽
    如雷奈酸鍶 2 g/d,睡前服用。具有雙重作用機制,可提高骨強度、降低椎體及髖部骨折的風險。
常見不良反應為頭痛、惡心、腹瀉、稀便、皮炎、濕疹等。有靜脈栓塞病史者慎用。
    7. 調補肝腎的一些中藥也有很好的療效,可以結合使用。

尋醫問藥網:您多次強調骨質疏松癥預防很重要,我們可以從那幾方面來預防呢?
張惠平:

1.骨質疏松癥可防可治。人的各個年齡階段都應當注重骨質疏松的預防,嬰幼兒和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都與骨質疏松的發生有密切聯系。人體骨骼中的礦物含量在 30 多歲達到最高,醫學上稱之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當于人體中的“骨礦銀行”儲備越多,到老年發生骨質疏松癥的時間越推遲,程度也越輕。老年后積極改善飲食和生活方式,堅持鈣和維生素 D 的補充可預防或減輕骨質疏松。
    2.均衡飲食:增加飲食中鈣及適量蛋白質的攝入,低鹽低脂飲食。鈣質的攝入對于預防骨質疏松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嗜煙、酗酒、過量攝入咖啡因和碳酸飲料會增加骨質疏松的發病危險。
    3.適量運動:人體的骨組織是一種有生命的組織,人在運動中肌肉的活動會不停地刺激骨組織,使骨骼更強壯。運動還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反應性,改善平衡功能,減少跌倒的風險。這樣骨質疏松癥就不容易發生。
    4.增加日光照射:中國人飲食中所含維生素 D 非常有限,大量的維生素 D3 依賴皮膚接受陽光紫外線的照射后合成。經常接受陽光照射會對維生素 D 的生成及鈣質吸收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 20 分鐘日照。
    提示:防曬霜、遮陽傘也會使女性骨質疏松幾率加大。平時戶外光照不足的情況下,出門又要涂上厚厚的防曬霜或者用遮陽傘,會影響體內維生素 D 的合成。

疾病貼士
骨質疏松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   骨質疏松的預防:   1、為防止骨質疏松或減緩其發展,要注意運動和營養,到了老年更要強調補充鈣和性激素。   2、絕經后婦女每日需鈣量約為1000~1500mg,遠遠高于日常攝入量。高鈣飲… 詳細
關注尋醫
聯系我們
我們真誠邀請三甲醫院專家參與《尋醫問藥網專家訪談》,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

Q Q:2355767438

電話:400-8591-200

郵箱:zjft#xywy.com發郵件時請將#換成@

国产精品免费不卡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_播放